“产生去国外读书的念头时,我正在国内上初中二年级。因为天性活泼,总觉得当时的学校并没有让自己获得有兴趣的知识,所以产生了留学的想法。父母对我的提议也没有特别多的想法,只是顺着我的意思在网上做一些关于海外高中的有关调查。在那个时候,比较火热的留学国家无非是英国、美国、澳洲及加拿大,但是最后我们选择了瑞士——一个风景优美并且安全的中立国家。”
第一次去这所学校,每个人可能都会大吃一惊——这所学校位于山上,没有正式的校门,教学楼、运动场地都错落分布在不同的山坡,不远处甚至还有一些小木屋。“我第一次去埃格隆的时候,刚好是清晨,雾气很重。在山脚下往上看,感觉校园仿佛仙境一般。因为是周末,学校人很少,我只见到了未来的校长和体育老师。他们很热情地带我和父母参观校园,介绍学校的活动设施以及建筑,因为校园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的校门,占地面积也很大,给人感觉并不拘束。”
位于山上的校园
按照惯例,新生报到的第一天,校长及导师会与学生见面。之后,新生们一起参观校园,并挑选校服以及学习用具。“虽然是开学第一天,我却没有丝毫不适应的感觉,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会非常热心地向我们提供帮助。”
通过几年的学习,我逐步体会到国内外教育的极大差异。简单来说,中国的教育重点偏于应试,而西方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打个比方,我在初中学习的时候,大多都是考完试之后就忘记了课堂上所学的,只要最后的分数让自己和父母满意就够了,完全不会考虑所学的知识以后是否能够对事业有所帮助。然而在埃格隆的时候,老师会非常在意你是否能够全部理解知识点并有能力独自完成题目,甚至运用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当中。无论是学习理科、文科还是艺术,在西方人的眼中,实际能力要比背题能力更为重要。
刚到异国他乡多少都会有些许不习惯和不适应。有的人会因为饮食、气候、语言等感到不适应,甚至会开始想家,但是在真正融入这个集体之后,这种感觉就会逐渐减少。
对Jina来说,英语一度成为她的烦恼。“我的英语水平很一般,可以说是最普通的初中级别的英文水准。在入学之前,我花了半年左右的时间补习英语,但提高并不明显,虽然词汇量有所增加,却仍然不知道怎么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因为语言导致无法流畅地与人沟通,让我在交友方面变得很害羞。有时候,因为有听不懂的地方,被其他人笑,当然我自己觉得也很好笑,这让我更加想学习英语——在这样的环境里,不会交流就无法生存。即使听不大懂,也要逼迫自己去理解对方想要表达的意思,久而久之,无论是听力还是口语都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随着慢慢融入了这个集体,在与各国同学相处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多种国家的文化。并不只是西方和东方有文化差异,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区域的人都会有一些小不同,慢慢体会之后,才能理解并适应这种差异。
多种形式的艺术课
埃格隆中学目前提供IGCSE以及IB的课程教学。IGCSE属于初中课程,要学习的科目也很多,但是知识不深,可以为高中打一个好的基础。而IB课程则相当于国内的高中水平,课程时间为两年,学生需要学习总共六门科目,同时也要求学生在两年内完成固定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CAS)。
“埃格隆学校有很多社团,尽管每个社团都很有意思,但我实在没有足够精力全部参加,只能根据每个学期具体情况来选社团活动。我选择的是排球、声乐、摄影、舞蹈、钢琴和吉他社团。在埃格隆,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我们女子排球社团“下山”,与瑞士其他学校的排球队进行比赛,并且我们每次都能够获得非常好的成绩,这也是非常棒的体验。另外我还比较喜欢学校的唱诗班,每周都会进行练习,每学期都会有在教堂演出的机会,现场的视听效果颇为震撼。”
尽管已经开始了大学生活,但Jina依然很怀念在埃格隆学院的经历。“在加入埃格隆之前,我总觉得国外的学校应该很轻松。事实证明这是个误解:如果想要取得好成绩,还是需要很努力地学习。当时的学业虽然觉得很辛苦,但是却觉得自己的能力在提高,每天都是在愉快地学习与生活。”
户外探险也是埃格隆学院受欢迎的项目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