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饮食
未来病,现在治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治未病”的概念,早在唐代就被孙思邈定为“上医之策”。他比较科学地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他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
虽然,我们自古就在强调“治未病”的概念,而通常体检报告上一则“未见异常”,就会实实在在打消我们彻查潜伏病根的疑虑。体检,这种本该抱着疾病早知道、早预防的必要手段,却变成no news is good news的被动防御战。何为对待体检的正确态度呢?虽然西医体检呈现皆大欢喜的“未见异常”报告,但是中医的理念则是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未见异常的结果,却不代表内在未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体检是防微杜渐
体检的最主要目的,就是为我们的健康提个醒。无论是出现病症的筛查,还是对未来病的预防,都是对自己健康负责的有力保障。罹患癌症是人们最不愿意接受的事实。万一体内出现了早期癌症或癌变前期的“苗子”,借助体检中的某一些项目仍然可以揪出其中的蛛丝马迹。比如,通过血液检查可以判断检测血液中各种肿瘤标志物是否升高,用于发现、鉴别各种恶性肿瘤。一旦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基抗原(CA125)、糖基抗原(CA153)、骨胶素(CY211)、特异抗原(PSA)等这些特异性标志物的数值异常,都有可能预示相对应的恶性肿瘤的存在。此外,妇科体检中的巴氏涂片方法也有助于筛查早期宫颈癌,检出率高达60%~70%。而利用彩色多普勒等成像技术,则可清晰地找到全身大多数器官是否有肿块及病变。X线胸片则能够直接显示肺部肿瘤。此外CT、核磁共振、胃肠镜和阴道镜等检测项目的结果也对发现早期癌症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些存在风险的数据,是对已经出了问题的身体做了红色警示。得出结果后,要立刻复查,以免耽误治疗的最佳时机。体检最一目了然的,就是对这些已经出现的疾病,做出排查。然而对于大多数只是存在身体不适,存在未病隐患又未出现明显症状的人,往往更容易将体检变成走过场。如:血压正常值偏高或偏低、空腹血糖偏高、眼压接近上下临界值、早搏、心脏杂音等,这些看似不太危急的体检报告,往往被束之高阁。普通的体检,也确实存在难以对亚健康人群有针对性的对策。体检的要旨在于防微杜渐,如果某一个部位出现循环往复的不适,这种亚健康的状况维持越久,身体出现顽疾的可能性则会越大。
体检,也需要中西结合
常规体检结束后,对于结果正常,但自我感觉“不适”、“生病”的这些未病人群,怎样才能做到行之有效的改善呢?虽然各个器官都未出现明显异常,但是头晕、倦怠、全身无力的现象丝毫也未能缓解。在超过一半的上班族中,都会出现亚健康状况。此时,再做一次中医体检,也许能够给你新的答案。中医体检与西医体检有所不同,中医体检是在中医的“人体阴阳平衡”、“脏腑相生相克”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中医传统的“望、闻、问、切”诊疗方法来进行体检的。按照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的标准,从总体特征、形体特征、常见表现、心理特征、发病倾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等六大方面进行判定,人体分为平和型、气虚型、阴虚型、阳虚型、湿热型、血淤型、气郁型和特禀型等9种体质,归结出属于你的中医体质,并结合现代医学检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调养以及治疗建议。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与生存压力的增加,不少人虽然没有患病,但总感觉精神倦怠、浑身乏力、食欲不振、心情烦闷,但是西医检查,又没有生病。由于不同体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归转不同,因而,疾病的预防必须根据体质的差异进行,这表现了中医“重心前移,预防下移”的预防措施。以不同人的体质作为分类,是对健康与疾病的每个个体做更详细的细分。在西医看来健康的人,根据中医的9种体质做分析,几乎除平和型体质的人是健康的外,其他体质型的人都是亚健康或是存在病因的。一个人阴阳失调生了病,有些症状就会在人体中反映出来。中医体检可确定被检者是什么体质及当前机能状态,根据检查结果对受检者在养生、饮食、治疗、进补、禁忌等方面提出建议,进行指导,达到受检者无病养生、有病早治、控制病情、恢复健康的目的。
本文版权为瀚彰传媒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下载使用、复制或建立镜像、链接。